Ê¥¾­½ð¾ä

ÎÒµÄÉñ°¡£¬ÎÒËØÀ´Òп¿Ä㣻ÇóÄã²»Òª½ÐÎÒÐßÀ¢£¬²»Òª½ÐÎҵijðµÐÏòÎÒ¿äʤ¡£·²µÈºòÄãµÄ±Ø²»ÐßÀ¢¡£
ʫƪ25£º2-3



 
關於我們
±±ÃÀÌØ»á/½²×ù
´úµ»ÊÂÏî
ÓîÖæ¹â±±ÃÀµç×Ó±¨
¶©閲ÓîÖæ¹âÔÓÖ¾
¼ÓÈëÓîÖæ¹âÔÞÖúÈË
¹Ø»³¸¨µ¼
ÎÄÕ¾«Ñ¡
¹âÆ×µç×Ó±¨
½Ì»á»ú¹¹×¨À¸¾«Ñ¡
¶Á¾­ÈÕÒý
ÍøÉÏ·îÏ×ÓëÖ§³Ö
¹ÊÕÏÉê¸æ
Íøվά»¤



ÀöÿÿÿÿóWÓÊÿÿÿÿ
º£ÍâУ԰
  
   

Bookmark and Share   
 
»ù¶½Í½¾ý×Ó(2)

·¶Ñ§µÂ
11/28/2006


“基督徒君子”的基本品質,也可以說是三個,就是信、望、愛,而其核心是愛──“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愛;這三樣,其中最大的是愛”(林前十三13)。而其所說的愛,根基則在於愛神,並且愛神和愛人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。首先,其先後次序不可顛倒:愛神在一切之上,之先;其次,愛神和愛人彼此貫通,不可割裂──基督徒若不愛能看得見的弟兄,就不能愛看不見的上帝。因此,耶穌把上帝對人的最重要的命令概括爲兩點﹕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、盡力,愛主你的上帝;其次是要愛人如己。

  愛神且愛人,這包含了“仁者愛人”的概念,同時又更超越,因爲它貫通了“人”與“天”,從而使人之愛有了根基,即愛上帝。而上帝就是愛。

  
畏天命:君子的必由之路
 
  孔子自稱“五十而知天命”(論語.堯也)。在孔子的思想中,“天”是最高的範疇。馮友蘭總結春秋時期中國人對天的看法,提出如下見解﹕“在中國文字中,所謂天有意﹕曰物質之天,即與地相對之天。曰主宰之天,即所謂皇天上帝,有人格的天,帝。曰命運之天,乃指人生中吾人所奈何者,如孟子所謂若夫成功則天也之天是也。曰自然之天,乃指自然之運行,如荀子天論篇所說之天是也。曰義理之天,乃謂宇宙之最高原理,如中庸所說天命之謂性之天是也。詩書左傳國語中所謂之天,除物質之天外,似皆指主宰之天。論語中孔子所說之天,亦皆主宰之天。”[7] 所以,在孔子看來,文化的興衰,個人的安危,都是天決定的。“不知命,無以爲君子也。”(堯也)

  “君子有三畏﹕畏天命,畏大人,畏聖人之言。”(論語.季氏)“三畏”之中,首先要畏懼的就是“天命”。馮友蘭認爲,孔子所謂“天命”就是上帝的命令或者天意;換句話說,它被看作一種有目的的力量。[8] 杜維明也說﹕事實上,孔子清楚地認識到天命不是思慮的對象,而是一個使人畏懼和敬仰的對象。[9] 對“天命”的基本態度是敬畏。在《四書章句集注》中,朱熹是這樣解釋孔子所謂的“畏”﹕“畏者,嚴憚之意也……知其可畏,則其戒謹恐懼,自有不能己者。”朱子又說到了“敬”﹕“聖賢之學,徹頭徹尾,只是一敬字。導致知者,以敬而致之也;力行者,以敬而行之也”(《朱文公集》第五十卷)

  知天命並且畏天命,才能成爲君子。而“基督徒君子”就是一個真正敬畏“天命”的人。只是在他,上帝和他的命令不再是黝暗不明、虛不可知的對象了。換言之,“天不言”,這個困惑孔子的大問題已經過去了,“天”已經向人說話,“天”已經向我說話了。

  通過聖經,“基督徒君子”不僅聽到了上帝向他所說的話,還看到了“天”是“信實”的,是亞伯拉罕的神,艾薩克的神,雅各布的神,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“道”(即“話”、“聖言”)成了肉身,這是主耶穌基督。

  對這樣一位又真又活的神,這樣一位死裏復活的主,這樣一位活在他心中的聖靈,“基督徒君子”的基本態度是敬畏。因此,“基督徒君子”又可以被稱爲“敬畏神的人”,或者,“敬畏主的人”。“耶和華你們的神,他是萬神之神,物主之主,至大的神。大有能力,大而可畏(申十17)”。神是大而可畏的,或者主是大而可畏的,這是一個基督徒君子所信守的基本真理,這也是聖經向他啟示的基本真理。“主啊,大而可畏的上帝”(但九4)這是“基督徒君子”的禱告,也是他的贊美。

 由於儒家的後繼者把天命化成了抽象的理,於是,一個君子所當有的敬畏上天的感覺漸漸消失了。而今,“基督徒君子”所具有的敬畏主的情感,不僅包含了孔子畏天命的感情,而且豐富超越提昇了這一情感。周聯華牧師這樣地概括了奧托關於“聖的觀念”的思想﹕信仰是一種聖的感覺,是經驗到上帝的宏偉、可怕、神秘、無可比擬,唯他獨尊,而自己在上帝面前只能有恭敬、畏懼、依賴、軟弱、簡直是一無所有。這種體驗才真正是宗教的體驗。[10] 陶恕認爲,敬畏上帝的心是一種神秘力量,是一種超自然的東西,它通常不屬於知識的範疇,而是一種感覺,“出於我們對自己的罪,並耶和華的臨格的認識。”[11]

  當上帝在荊棘的火焰向摩西顯現時,摩西便深深體會這種感覺,他蒙上臉,因爲怕看上帝。而當以賽亞書看到主向他顯現時,他則驚呼﹕我有禍了,我滅亡了!因爲我是嘴唇不潔的人,又住在嘴唇不潔的人民中間,又因爲我親眼看見了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。(賽六5

  敬畏上帝,把一切榮耀都歸給他,這就是一個“基督徒君子”的基本心態。

 
  注﹕

  1. 範學德﹕《我爲什麼不願成爲基督徒》,校園 ,1996,第84頁。

  2. 謝扶雅﹕《謝扶雅晚年基督教思想論集》,基督教文藝,1986,第70頁。

  3.餘英時﹕《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》,江蘇人民,1989,第161—163頁。

  4. 同上。

  5. 馮友蘭﹕《中國哲學史新編》第一冊,人民,1982,第145152—156頁。

  6. 張岱年﹕《張岱年全集》第2卷,河北人民,1996,第283頁。 7. 馮友蘭﹕《中國哲學史》上冊,中華書局,1961,第55頁。

  8. 馮友蘭﹕同上。

  9. 杜維明﹕《人性與自我修養》,中國和平,1988,第45頁。

  10. 周聯華﹕《神學綱要》第一卷,道聲,1986,第281頁。

  11. 陶恕﹕《義人之根》,宣道,1992,第47頁。

          

 


Ïà¹ØѶϢ
»ù¶½Í½¾ý×Ó
Ê·ÉÏÔ¤Ëã×î´óµÄÊ¥¾­µçÓ°¼´½«ÉÏÓ³
Ñî¼ì²ì¹Ù: ¹ßÐÔ±©Á¦ÐÔÇÖ·¸Õß
ÍíϼÈ绨,±»¹ÒÔÚÊ÷ÉÒ
¡¶2006Äê11ÔÂ25ÈÕ ¨C 12ÔÂ2ÈÕÍøÉϳç°Ý¡·
Ïà¹ØѶϢ

³ÉΪһ¾íÊéµÄר¼Ò 
 

½â¶³ 
¾ÍÏñ´ó²¿·ÖµĄ̈ÍåÈËÒ»Ñù£¬ÎÒ²»ÊdzöÉúÔÚ»ù¶½½ÌµÄ¼ÒÍ¥¡£

¡¶Ä©ÈÕ×ꡰʵ¡±¼Ç£¨ÉÏ£©£ºµ«ÒÔÀíÊéºÍ啓ʾ¼̽½â¡· 
 

Ê¥¾­ÖеÄÊý×ÖºÍÊý¸ù 
 

»ù¶½Í½µÄ³É³¤ 
»ù¶½Í½ÖØÉúµÃ¾Èºó£¬ÒªÈçºÎ³É³¤¡¢³ÉµÂ¡¢³ÉÊ¥£¿£¨»ªÈË£©½Ì»á³£·¸Á½¸ö´íÎó¡£Ò»ÊÇÂÉ·¨Ö÷Ò壬һÊÇÎÞΪÖ÷Ò壨Quietism£©¡£

ÐÅÓë²»ÐÅ¿ÉÒÔ½á»éÂð? 
 

×îºóʤËã (ʫƪ 52) ×÷ÕߣºÒ¶¸£³É 
 

ÒåÈ˵Ä·Óú×ßÓúÃ÷ 
 

ÅàÑø½¡¿µµÄÐÄÀí 
 

ÓûÏÈÃñ£¬±ØÒÔÉíºóÖ®--¡¶ÀÏ×Ó£¨µÀµÂ¾­£©¡·Ó롶ʥ¾­¡·Âþ̸ 
 

Éϵ۲»Ï²»¶ÎÒÃðÍö (6) -- Ë­ÄÜÕü¾ÈÎÒÄØ£¿ 
 

ÐéÐÄÊǸ£ 
 

ʲôÊǽ¾°Á£¿ 
 

ƶÇîµÄÈË 
 

Óи£µÄÆðµã 
 

±¾Ä¿Â¼ÖÐ×î¶àÔÄÀÀµÄÎÄÕÂ

Óи£µÄÆðµã 


Ê®×Ö¾ü¶«Õ÷µÄÀúÊ·Ó°Ïì 


ѳµÀÕßµÄÐÄÉù©¤©¤¶Á¡¶»ù¶½½ÌÔçÆÚÎÄÏ×Ñ¡¼¯¡·(3) 


Ò»¸öÁéÐԵĸÅÄî 


传¸£ÒôÎå½ä(4/5) 


      Powered by Web4Jesus (W4J) Minist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