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碳黑腳印有多小?- (carbon footprint?)
8/10/2010


最近半年(2010上半年),發生了不少起與石油有關的環境災難,不僅是賠上了人命,傷害了生態與動植物,污染了水域空氣,還浪費了寶貴的能資源。每當看到人的疏忽造成的災難,就想到承載我們的大地,她無怨無悔的服務我們、供應我們、默默的承受我們的錯誤與污穢,我們能怎麼回應?

看看上圖穿梭巷道間的車輛,給人們的帶來多少方便,我們豈能不感謝汽油的貢獻?但自2007年以來,因著國際氣候變遷論壇(IPCC)提出四份報告後,人們普遍意識到方便是要負代價的,原來深藏地底、在原油分子結構中閉鎖的「碳」,現在卻無影無形的漂散到大氣的每一角落,這些漂泊的「碳」,無臭無味,卻給氣候帶來
負面的影響。


這幾年來,為了因應氣候異常帶來的災害,節能減碳(CO2)的呼聲愈來愈響,不少人開始強調要過綠色生活,吃素、多動、不用空調、不開車、不看電視、不外食…,雖然這些人各有不同做法,顏色也未必一致,但不管是淺綠、深綠、半綠、或是有藍有綠,都表達了人們的覺醒。

這樣做,肯定對地球是好的。但效果有多大?我們的「碳黑腳印」(carbon footprint) 是不是還很可觀?

2008年,一批MIT的師生作了一項社會調查,他們訪談了不同階層、不同收入、不同生活型態的人,有出家的、上學的、接送孩子的娘(soccer mom)、住醫院的、五歲的孩童、退休的銀髮族、教書的先生、作設計的專業人士、進出國會的、職業打球的、理財的、畫畫的、表演的、多金的、與無家可歸的街友(homeless)等。他們也對全美一般人、全球個人平均耗能源量(也可等同於CO2釋出量),作了分析比對。

他們的發現很有趣,值得我們參考。在訪談的兩個出家人中,有一個的年收入略低於全美平均值,沒車,生活清淡,他的 carbon footprint,是美國一般人的三分之一,但卻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;另一個因收入高一籌,過的好一點,他的carbon footprint 就接近於美國一般平均值,當然就比全球平均值高出更多。

學生們也發現即便是無家可歸的「街友」或五歲孩童,他們沒收入、沒車,但仍留下不容忽視的「碳黑腳印」,他們能源消耗量也是近於全球平均值的兩倍。

為什麼我們想像中可能沒什麼環境衝擊、不留什麼腳印的人,仍然會使用高過全球平均值那麼多的能源?原因是:不論是活在現代社會裡或是邊緣上的人,他們都使用一些社會基本服務,如:水電、交通、醫療、道路、學校…等。

比方說:為了維護市區道路,就得有一套管理保養體系,就得用人、就得有辦公室、也需要預備工具、購買與運輸物料、使用車輛…等,每一項都與能源有關。以前,筆者在 udn blog 上寫過一文《不只是洗出來的問題》提到:現代社會供給居民很方便的飲用水與家庭廢水處理服務,但操作這些水處理廠,要消耗不少能源,釋出CO2量是很可觀的。

至於醫療服務,不管是台灣的全民健保或是美國的醫療保險,操作這樣的體系,是極耗能源的,想想要使用那些昂貴的儀器,就不難明白耗能的原因。果然,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:住院病人、老人安養等,所用的能源,遠超過一般人平均值兩倍到十倍。

接送孩子的娘、教書的、作設計的、與退休的,這一階層的人所耗能源接近于全美一般平均值。上學唸書的也許耗能略低,但這也要看他們的生活習慣,天天用電腦、聽iPod、吃速食、穿名牌服飾、熬夜不睡…等,就會消耗更多能源。

可是不管是上述那一類人,多數人的 carbon footprint,都比那些多金的、有權的、表演的、職業打球的要小許多,且至少是小十倍、廿倍。

這些顯赫人物不太可能撘捷運到機場趕飛機、他們多數有自己的私人飛機、很少有機會走路到超市購買減價品、也不常有空騎車去農夫市場揹菜蔬回家、他們吃素的可能性不高、倒是常常開 parties 山珍海味滿桌、也常外出到渡假勝點去旅遊、住高級旅館、享受各種服侍、他們要運動就到專屬俱樂部去、每週打高爾夫球(一種很昂貴的娛樂)…等。

雖然屬於「綠族」的人受不了上述那樣的生活型態,卻不必責怪這些名人,他們人數畢竟不多,多少也作了個「示範」,告訴我們那樣的生活型態是不可學的。就像量體溫一樣,如果我們發現生活「加溫」了,微熱,就得警醒在意,高燒到接近名人的水平,那可能得泡冰塊急救了。



看看上圖的空調系統,它們帶來涼爽的室溫,提升了人們生活品質,可也花費不少能資源。前兩年,我曾算過自家的 ecological footprint,若人人要維持我家的生活型態,需要2.1個地球才行;若人人活在美國平均生活水平(每人每年排放19公噸CO2),就算有4個地球也不一定能湊和。要減少我對生態的衝擊,顯然還有 long way to go。 (初步估算,我家年平均CO2釋出量略低於工業化國家平均值,接近於美國平均值的一半,是全球平均值的二倍多,比街友高出近一倍)

請問您的生活水準是什麼層次?您一家CO2釋出量多小?接近平均值、還是近乎名人水平?有可能降低到學生的層次?還是街友、出家人的層次?有什麼打算?

個人努力節能減碳是不能少的,可是並非人人都能無欲無求、簞食瓢飲的過著僧侶般的生活,身為廿一世紀的市民,必須經由社區、機構、城鄉等群體的努力,設定可行的策略與方法,以社區、鄰里、教會為主體,訂定作法,一起來禁戒「能源胃口」,好降低大氣中漂泊的碳。

圖與文//沙塵豹 原刊於海外校園2008年12月號 ;2010年8月增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