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五十歲心態好 殘疾人容易孤獨 國民心態有五大特徵
6/5/2019


四五十歲心態好 殘疾人容易孤獨 國民心態有五大特徵

 不久前,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佈我國首部“心理健康藍皮書”——《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(2017~2018)》,研究和分析了我國國民的心理健康狀況,也對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情況分別進行了探索,總結了國民的一些心理特徵。記者特邀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前所長、“心理健康藍皮書”主編之一張侃教授對此進行解讀。

年齡有個健康曲線

  報告指出,隨著年齡的變化,個人的心理健康指數也會發生變化。具體而言,在成年以前,12~18歲的學生健康指數呈下降趨勢,但過了18歲以後,健康指數開始上升,且在19~33歲增長最快,55~75歲之間趨於平穩,75歲以後開始下降。

  張侃說,成年之前心理健康指數下降主要是由於校園霸淩和課業壓力。10歲左右時,孩子還比較懵懂,沒有什麼欺淩意識,校園霸淩問題也不嚴重,升學壓力也不大,比較無憂無慮。但隨著年齡的增長,到了初中、高中,升學壓力越來越大,也逐漸出現校園霸淩的問題,有些孩子可能在學校受到歧視或排擠,心理狀態就越來越差。然而當這些人通過高考步入大學後,學習壓力大幅下降,大學校園生活也相對自由和諧,心理狀態自然越來越好,即便日後步入社會、面對工作會有諸多壓力,但在這一過程中,年輕的心志也受到磨礪,學會自我調節、處理生活中的難題,從而越發成熟穩重,心理健康指數也因此上升,一直到55歲趨於穩定。然而,75歲以後,一些老年人的心理狀態開始下降,這應該與子女不在身邊,許多老人容易感到孤獨有一定的關係。

性別女性情緒易波動

  根據報告,我國男性心理健康指數略高於女性,這既有生理因素也有社會環境的影響。受激素波動影響,女性本身就較為感性,對事物的感受更深刻,因此在情緒體驗和人際交往方面的心理健康得分高於男性,但抑鬱、焦慮等緒障礙的發生率也比男性高。

  另外,在社會環境中,依然存在一些男女不平等的現象,比如就業歧視、職場刻板印象、家庭事業難以平衡等問題,也給女性帶來不小的壓力,從而導致心理狀態不佳。

身體病痛拖累心理

  報告指出,有身體缺陷的人心理健康指數低於正常人。殘疾人多有社交障礙,比如聾啞人難以與其他人交流溝通,盲人不能看電視、看書,這都讓他們缺少很多生活樂趣,容易感到孤獨、苦悶。還有一些殘疾人會因為自身的缺陷感到自卑,甚至產生怨恨、懊悔的心理,覺得生活為什麼如此不公平,或是一些因意外後天致殘的人,常常懊悔當初為什麼這麼不小心。此外,許多殘疾人士會把內心封閉起來,不願意同他人交往,與其他正常人之間產生隔閡,害怕受到別人的取笑和歧視。

  因此,殘疾人士的心理健康狀態應受到關注,要知道他們更需要理解、尊重,而非同情。社會要支持鼓勵他們獨立,為其提供適合的工作機會,鼓勵殘疾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從而感受到自己的價值,樹立信心。

城鄉農村自殺率更高

  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,我國農村居民約為6.74億人口。我國農村人口仍占相當大的比例,但是這一群體的心理健康常常被忽視,其心理健康指數明顯低於城鎮人口,且農村自殺率也相對較高。

  “這與城鄉發展不平衡有一定關係,”張侃告訴記者:“農村發展相對落後,醫療、教育、基礎設施建設等不像城市那樣完善,人們的生活品質大大折扣,心理狀態也會受到影響。”此外,留守兒童、留守老人這樣的留守人群缺乏關愛,心理狀態不佳,也是造成農村人口心理健康指數低的重要因素。

地域經濟條件好有益身心

  心理健康指數與出生、居住地之間有著密切聯繫。報告指出,我國東部地區心理健康狀況平均水準最高,西部地區心理健康狀況水準最低。這很大程度上受經濟發展水準的影響。

  生長在經濟發達地區的人,從小在生活品質、受教育水準等方面會相對好一些,生活也較富足一些,較少體會生活疾苦,容易感到幸福,心理狀態也會更好。此外,地區之間的發展不平衡,也會使人產生心理落差。張侃說,如果是在幾十年前,大家都很窮,每個地方都沒有區別,可能還不會有這種影響。但是,當地域之間出現貧富差距,人們走出家鄉,看到其他地方比自己從小生長的環境更好、更發達時,內心可能會產生一種自卑或落差,也會影響人們的心理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