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的燃點

秦黃業玲
[Connie Sun]
11/29/2005


百年的燃點  秦黃業玲

詩人說過:『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,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,但其中所矜誇的,不過是勞苦愁煩,轉眼成空。』在愁煩的人生裡,有人自怨自艾,怨天尤人,有人卻笑對苦難,在激流上湍躍;讓自己,讓別人,同蒙祝福,方王玉舫女仕就是其中的一位。

艱苦的歲月
方老太生于1906年湖北漢口,父親經營一所雜貨店,雖不甚富裕,卻算得上是小康之家,生活也頗樂融融。可是十一歲那年,父親突然去世,留下一家七口,和一遺腹子。家道從此中落,生意日漸衰微,經濟因而異常拮据,為了減輕債務,玉舫只好暫把學業擱置,到處打零工幫補家計,直到十七歲那年,才有機會進到一所教會學校,繼續接受教育。
貧困的生活非但沒有打垮這個女孩子,反倒叫她對有需要的人,多了一份體諒,多了一份關愛。因此,當國家慘遭戰火蹂躪,屍橫片野時,她毅然加入了紅十字會義務救傷之行列。在槍林彈雨,峰煙四起中,照顧那些受傷的老百姓,22歲那年,她遇上了和她廝守一生的丈夫。
結婚該是人生一大事,只可惜萬方多難,戰火瀕臨。婚後,一下子生了十個兒女,其中四名子女在抗戰期間不幸早夭,一家人於1947年從國內輾轉遷到香港。

與愁者同哀
在香港期間,有機會重拾兒時的教會生活,一旦返回神的身邊,生命變得非常積極,對神追求的心更顯殷切。可惜,花香常漫的日子好像特別的短暫。翌年,丈夫不幸摔斷了腿,生活的重擔,撫養孩子的壓力,突然加在玉舫身上,雖然生活艱難,當知道別人有需要時,玉舫卻亳不猶疑,亳不吝嗇地幫助別人,也經常帶著小兒子帶物資回鄉,賙濟親戚朋友。
曾經有一位當年人稱為『飛女』的女士,受過因她愛心的照顧和鼓勵,由迷路中重返正途,及後這位女士的三個孩子,先後蒙神呼召,今天亦相繼成了傳道人。
她對別人有著一份濃烈的憐憫,對自己孩子們更是鼓勵有嘉,在她循循善誘,關懷並致的教誨之下,其中幾位孩子均先後在英國及美國留學,並取得相當成就。

生命的芬芳
熬過了艱苦的歲月,再次見證了神恩之豐盛,一家人亦在美國安居下來。很多人在艱苦中抓住神,生活好了,就把神忘得一乾二淨。方老太卻在可以安享晚年的日子裡,選擇燃燒自己,祝福別人的生活。在教會裡,她默默地為主工作;在社區裡,她熱心地以愛去傳揚神的道。
她雖是那樣的不揚聲,然而,神是那位『賜恩給謙卑者』的神。1979年,在汪牧師提名下,她榮獲由獅子會舉辦的模範基督徒大獎。
美名沒有讓她停下來,接下來的20多年,她還是那麼懇勤地、忠心地為主、為人擺上──
她是代禱的勇士──常為教會的傳道人、有需要的肢體祈禱。
她是一個熱衷於關心人的老姊妹──在她所居住的老人公寓中,她去探訪,去慰問病患者,甚至邀請牧長們,去探望那些臥病在床的老人家。
她是一個傳道者──每週不隔斷地打電話邀請別人到教會敬拜。
她是一個屬靈的好楷模──雖然年近一百,若不是身體不適,她總是如此準時地到教會敬拜神。她為人謙和,敢於承認錯失,絕不倚老賣老,她年紀雖大,卻很細心,常注意身邊那些有需要的人伸出扶助的手。
她是一個樂於奉獻的人──生活清簡樸實,卻甘於為神的工作,擺上金錢,奉獻給教會及社區。

結語:
有人一生立下豐功偉業,對身旁的人卻不留下半點痕跡;有人一生轟轟烈烈,卻忽視了枕邊人,無視幼少孤雛。方老太年屆古稀,燃點著自己,為身邊的人發出她所有的光亮,被她觸動過的人,又是如此細水流長。這種生命的深度,豈不是給了後輩很多啟發,立下燃點生命的模楷嗎!

此文刊登時,正藉方老太之一百歲壽辰,僅此祝賀方老太太力上加力,恩上加恩!


資料來源:
方王玉舫女仕
方邦英女仕
劉仁欽牧師